卷首語
1 繪畫中的“本色”論 寒江雪
藝術資訊
6 第四屆中國粉畫展開幕
6 首屆“藝術人文教育論壇”舉辦
6 第三屆重慶油畫雙年展開幕
特稿
7 現(xiàn)代水墨人物畫的造型方法研究 盧明輝
美術時空
10 詹景鳳《竹譜圖卷》研究 劉藝璠
14 從竹簡到湖州竹派 梁筱晶
17 中國水墨畫意象之美 徐雅荷
20 平面構成在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張涵
24 丁聰《北京小事記》分析 馬玲玲 李小汾
27 投射自我與客觀顯現(xiàn) 藍嵐
31 科爾維爾繪畫中的秩序美及意境分析 徐延蘋
人文研究
34 《西狹頌》書法風格探析 楊牧原
37 何紹基、楊峴對《禮器碑》的解讀與實踐——兼及對當代隸書創(chuàng)作的啟示 豐俊青
40 趙宦光篆刻崖略 陳璇
43 辛店文化彩陶紋樣的變化及其原因 周瑛
47 隋代莫高窟藻井圖案的審美特征研究 張夢琦 駱廣東
50 群工南渡:宋元青白瓷飲具技藝互鑒考略 張昕 韓榮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53 江蘇絨花制作技藝發(fā)展現(xiàn)狀和對策研究 韓玉婷 年雅玲
56 南京云錦的CMFP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 江曉曼 張楠
理論研究
59 基于“三趣、三有、三融合”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 陳靜 曾晨曦
62 課程思政在職業(yè)本科木刻版畫教學中的應用 盛海波 吳萍
65 “神”“逸”審美轉(zhuǎn)變論略 于朋天
68 當代書法審美取向問題研究 周標 石華龍
71 繪事從真石生,疊山由繪事來 范雨嫣 楊茂川
74 新時代校園美術館的教育功能與實踐策略研究 臧曉萍
77 STEAM教育理念對我國美術教育的啟發(fā) 王近陽 王冬梅
80 教育現(xiàn)代化背景下線上美術課程流行現(xiàn)象研究 申子赫 黃鑫
83 基于數(shù)字媒體藝術專業(yè)人文素養(yǎng)融合發(fā)展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研究 陳葉蕾 劉婷婷
視覺設計
86 A.M.卡桑德拉交通主題海報特點及內(nèi)在矛盾 白墨
89 論數(shù)字化技術助力公共藝術互動功能 方遠
92 博物館繪本中“兒童本位”思想的設計與體現(xiàn) 吳柯言 馮斌
95 敘事性手法在安東尼·布朗插畫中的應用 何伊伊 唐泓
98 室內(nèi)設計中的平面設計思維 羅淼然
101 基于LDA主題模型的宜興紫砂文化元素提取與應用 董佳麗 韓瑞瑞
105 高校圖書館藝術學科資源導航平臺設計探討 王晨羽
108 文旅視角下牟氏莊園建筑文化創(chuàng)新設計策略 魯鑫宇 宋美音 李靜靜
園林與建筑
111 南京傳統(tǒng)園林建筑窗飾歷史、地域性及現(xiàn)代運用策略探究 費亦鋆 嚴怡
114 基于蘇州園林主題的空間營造方式研究 陳迎威 楊茂川
117 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下的景泰縣人民公園景觀優(yōu)化研究 劉曉娟 種培芳 常海剛
120 阿爾瓦羅·西扎博物館建筑設計空間中的光 劉圣
動漫探索
123 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代性上分析中國水墨動畫的意境重構 張馨文
教學心得
126 草書課程教學實踐 梁小鈞
130 應用型本科海派文化文創(chuàng)設計人才培養(yǎng)研究 許曉
133 審美浸潤設計手繪:建筑表現(xiàn)技法教學難點突破 郜飛
136 跨媒介形式語言表現(xiàn)教學策略芻議 張?zhí)炱?br />
139 綿陽本土文化在高校產(chǎn)品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吳哲
142 基于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的設計類課程線上評價考核模式研究 朱慶祥
146 高校美術基礎課程群構建與持續(xù)改進的策略研究 趙薇
149 OBE理念下應用型本科師范生簡筆畫課程的教與學 張岱 王書煜
152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簡筆畫教學之我見 李文靜
155 隱性知識視野下的動畫角色設計教學研究 譚書晴 茍勁松
159 美術教育中地方博物館美術資源的利用 嚴華蓉 吳虞
162 從宗炳的“臥游”談中國山水畫的鑒賞教學 王子宇
165 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 鄭雪
168 新時代民辦中職環(huán)藝專業(yè)校園寫生課程教學的改進措施 熊文狄
171 新時代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維度的探索與運用 許建 李兵
175 學習任務單在美術教學中的構建與運用 何靜然
178 跨學科主題式學習在小學衍紙畫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解麗麗
181 成熟與稚拙:現(xiàn)代主義美術在兒童畫教學中的應用 解美君
藝術菁英
184 李麗莎作品
185 陳泓安作品
186 汪迪雅作品
187 劉翌 彭怡君 熊文狄作品
188 胡晶晶作品
封面:嶺南春色/陳樹人
封二:公益廣告
封三:征稿啟事
封底:綠了車田鄉(xiāng)/梁益君
|